围术期无创实时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5-30


  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反映患者心脏、血管、血液、组织氧供氧耗及器官功能状态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围术期无创实时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实时了解患者心功能状态,容量状态,在容量监测下进行合理的容量治疗,可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从而避免容量不足或是容量过负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Pearse RM等人于2014年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接受大型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相比,采取CO引导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降低复合并发症发生率和30d死亡率。

  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容量反应性和循环灌注情况,其具有动态评估传统静态参数变化率的特点,这些指标包括每搏量变异度(SVV)、脉压变异度(PPV)、脉搏氧饱和变异度等,其中SVV和PPV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在临床较为常用。这些指标反映了心排出量随呼吸周期的变化,观察数据判断患者是否对输液治疗存在反应。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有了许多新的进展,趋向实时化、精准化、无创化。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从最初的侵入性监测(中心静脉导管、肺动脉漂浮导管,PICCO等)到微创性监测(VIGILEO等)一直到现在无创性监测(T-LINE400、超声心动图等)。随着技术不断改进,无创技术终会代替有创。B. Saugel和D.A. Reuter 2014年在BJA上发表的文章中表示愿在不久的将来,将通过无创性评估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目标导向优化去改善患者的预后。

  随着步入老龄化社会,麻醉患者中不乏相当比例的老年手术患者。老龄意味着脏器功能的衰退,术前并发的多种疾病均严重削弱了老年患者耐受外科以及麻醉的能力,使围术期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病率显著升高。

  在正常成年人的外科手术中,由于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外科创伤对于患者的影响并不像以前那样出现更多的外科相关并发症。

  但日益增多的危重患者,即使实施微创手术,也对麻醉状态下患者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更多是因为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等导致术后ICU以及住院时间的延长。

  因此,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无创伤的监测,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以及降低术后死亡率。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TL-400)是美国Tensys Medical公司第六代产品,利用透皮压力传感器在患者手腕的桡动脉上采用扁平张力原理来监测血压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该设备由主机、手镯、压力传感器和电缆组成。主机采用专有的算法分析和显示径向动脉的脉搏波形和血流动力学轨迹,计算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等容收缩期指标、全身血管阻力、每搏输出量、每搏量变异度、心排血量、脉压变异度)共15个参数。

围术期无创实时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

  2013年Saugel.B等发表在J Clin Monit Comput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TL-400所得动脉波形计算得出心排血量与PICOO测得的CO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2015年Wanger JY等人发表在Crit Care Med上的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TL-400计算出的CO数据与通过肺动脉漂浮导管(PAC)测得的CO数据,两者保持了95%以上的一致性。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无创实时动脉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将会慢慢替代一部分有创性监测,理想的血流动力监测方式一定是具备无创、准确、连续、安全、灵敏、操作简便等特点的设备,TL-400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采用无创安全的手段,提供15个血流参数,在无创实时血压监测的同时进行无创实时血流动力学监测,多方位反映患者灌注情况,通过目标导向液体治疗,避免输液不足引起的隐匿性低血容量和组织低灌注,及输液过多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和外周组织水肿等。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关于善时   |   新闻动态   |   产品服务   |   技术研发   |   控股公司   |   合作资源

版权所有 © 澳彩资料大全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本网站支持IPV6

电话:0370-2072272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商丘市睢阳区产业集聚区105国道西侧纬二路北侧

传奇生物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澳彩资料大全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本网站支持IPV6

top